主力配资炒股
(图片来源:摄图网)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一直是科技界的热点话题,而其中激光雷达与纯视觉方案的争议更是备受关注。
8 月 25 日,特斯拉 CEO 埃隆 · 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激光雷达会降低辅助驾驶的安全性,原因是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之间存在传感器冲突,这种冲突会导致结果不一致,实际上会降低安全性,"如果激光雷达 / 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的结果不一致,那到底听谁的?这种传感器的歧义带来的不是更低,而是更高的风险。"马斯克强调,摄像头才是自动驾驶的关键,因此特斯拉关闭了毫米波雷达,以提高安全性。
与特斯拉不一样的是,国内车企理想、华为、蔚来等车企,选择了激光雷达方案。
去年,理想 CEO 李想公开表示,保留激光雷达并不是因为技术不好,而是因为安全。在中国,晚上夜路开车时,司机可能会遇到尾灯坏了的大货车,甚至有些大货车会直接停在主路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摄像头在没有光线的情况下看到的距离只有 100 米左右,而激光雷达在没有任何光线的情况下可以看到 200 米,这有助于实现 130 公里时速的自动紧急制动 ( AEB ) 。他表示,如果马斯克在中国在深夜里在不同的高速开过车的话,他也会选择把前面的一颗激光雷达保留下来。
此外,Uber CEO 达拉 · 科斯罗萨西也对激光雷达持积极态度。他认为,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 Waymo 所采用的配备激光雷达和雷达等设备的方法,是实现自动驾驶汽车超人类水平安全性的必要条件。科斯罗萨西提到,固态激光雷达的成本仅为 500 美元 ( 约合 3578 元人民币 ) ,他质疑为何不使用激光雷达来实现超人类级别的安全性。他指出,Waymo 的所有合作伙伴都在使用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的组合,他认为这是正确的解决方案。
目前,激光雷达在中国市场的应用正在加速。2023 年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突破 30 亿元,五年复合增速达 124.20%。
2024 年前 10 月,鸿蒙智行以 31.8 万颗安装量领跑,理想、蔚来等品牌紧随其后,激光雷达装车量呈爆发式增长。背后,是技术突破与成本下降的双重驱动:禾赛科技等企业通过自研 ASIC 芯片,降低了生产成本。2024 年国内市场激光雷达平均价格已降至约 2000 元 / 台,部分低端产品甚至跌破千元,彻底打破 " 激光雷达昂贵 " 的认知。
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激光雷达和纯视觉方案各有优势和局限。激光雷达的高精度和长距离探测能力使其在复杂路况和低光照条件下表现出色,而纯视觉方案则凭借其低成本和高灵活性在某些应用场景中具有独特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两种方案都在逐步完善和优化。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可能会更加注重多传感器融合,以实现更全面、更可靠的安全性能。无论最终哪种方案占据主导地位,其目标始终是提高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
前瞻经济学人 APP 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激光雷达(LiDAR)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 咨询 / 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 APP】主力配资炒股,还可以与 500+ 经济学家 / 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 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新钰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